大學畢業前在幼兒園實習還是畢業後到職場工作,跟同學們聊天時不免分享彼此在幼兒相關領域工作遇到的瑣事
其實我相信大部分會從事幼兒相關科系的人,一定都是對幼兒教育抱持著熱忱,但現實面是不管在任何工作上總還是會遇到職場所謂的''抱怨事''
今天就要來分享幼保相關的''抱怨大小事''以我自己跟朋友的經歷為例,其實大部分的人所抱怨到的工作項目就是與家長應對!
讓我不禁想起高職老師在課堂上對著同學說:以後你們出社會在幼兒園工作,最難搞的永遠不是孩子而是家長!
在畢業後工作職場上也讓我驗證到當初老師講的這句話,雖然今天的文章內容帶些負能量,但這些負能量也是使老師們在教育這條路上更加的進步
※注意事項:如果你不喜歡這篇的文章風格,你可以按右上角打叉叉關閉喔!
NG一行為:不尊重專業
小豬大學剛畢業時待過收費較高的高級園所,園所裡的家長教育及社經地位平均也較高,有些家長可能是某某公司高階或者是醫生、機師等普遍社會認知高收入族群,少數家長會擺出一副我比較厲害你要聽我的態度,但是有錢不代表專業阿!
NG二行為:家長難搞或不合理的要求
基本上如果是在正常合理要求內,老師都會盡可能依照家長的要求,但是我曾遇過態度強硬的家長跟老師說小孩「不能受傷」、「不能太髒」等奇怪的要求。有時在學校大肌肉活動跑跑跳跳時,跌倒和相撞的小受傷是難免的,但如果變成我規定你不要讓我小孩受傷的感覺,這樣對彼此都不是正向的關係喔~
NG三行為:明文規定寫清楚還是要破壞
通常幼兒園裡會規定如果有體能或是動作較大的課程,會要求孩子穿著輕便舒適的褲裝,或者是不使用立體夾子或尖銳的髮飾,但還是會有人不想遵守硬要不一樣的情況。在學校其實就是一個小型社會,老師都會盡可能的有明確的規定原則,畢竟團體生活就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,如果通融某一位孩童那其他家長會怎麼想呢?
NG四行為: 把教育的工作都丟給老師
雖說老師的角色是教育者沒錯,但教育是要家庭、學校共同努力的而不是單靠其中一方。相信你聽過許多家長總是會拿工作太忙當作理由之一,但是教育孩子可是不能等阿~所以忙就不用教小孩嗎?我也看過很多很忙的家庭都可以撥空教育孩子、關心孩子,所以問題到底在哪呢?是家長真的忙到沒時間還是不想管呢?
NG五行為: 把老師當作僕人的角色
基本上幼兒園的小朋友生活自理還是在需要協助的階段,特別是幼幼班到小班這個年齡層,像是不小心尿濕、不小心大便在褲子上等狀況,如果老師願意幫孩子洗褲子那是老師好意幫忙,但不代表這是老師份內的工作喔~請別把孩子的一切都當做是老師理所當然的工作喔!
★★★★★更多我是幼保人相關文章★★★★★★
幼保/保母Q&A
親子小活動
親子教養問題
【喜歡我的文章到粉絲團按個讚支持喔!】